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
 > 理论评论 > 心得体会
 
视力保护色:
兰考大地上的泡桐树 ——观《永远的焦裕禄》有感

信息来源: 地震局   作者: 王玮   日期:2014-06-26  浏览次数:   字号:[ ]

  谷雨前后,正是泡桐树开花的季节,淡紫色的花朵成钟状或倒圆锥状,挂在枝头,一簇簇,一行行,微风拂过,犹如风铃轻轻晃动,煞是好看。在今天的兰考,这样的美景随处可见,道路两旁、田间地头、房前屋后到处都栽种着泡桐树,对于这里的村民来说,这些泡桐树更多的是承载着他们对焦裕禄书记的怀念之情,传承着焦裕禄精神。
    1962年,兰考县还是一个饱受风沙、盐碱、内涝之患的老灾区,粮食产量全省倒数第一,是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贫困县,大量吃不饱饭的兰考人选择外出逃荒要饭谋生。此时正是兰考灾情最严重的时期,田里庄稼颗粒无收,百姓吃也愁,穿也愁,住也愁,烧也愁,前也愁,后也愁,黑也愁,白也愁,进门愁,出门愁,愁来愁去没有头。焦裕禄同志临危受命,踏上了这片土地,担起了带领兰考走出困境的重任。
    在兰考工作的1年多时间里,他跑遍了全县120多个大队,始终践行“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”的理念,实地考察深入调研,研究治理“三害”的方法。为了治理水害,他一到下雨天就出去,根据一位瓜农的提示,他认识到观察洪水流势和变化的重要性,一路追寻洪水去向,绘制了排涝泄洪图,构建了沟河相连的排水体系。为了治理盐碱地,他深入农村调研,发现有一户农户的菜地长的非常好,在与农户的交流中他了解到,可以把地下1米深的土翻上来解决盐碱问题。在治理风沙方面,他在下村调研时从完好无损的坟头上获得灵感,与乡亲座谈交流后,终于提出了“扎针、贴膏药”的治沙方法,所谓“贴膏药”,就是在沙丘上封上淤土,“扎针”就是再栽泡桐树。
  如今50多年过去了,昔日贫瘠的盐碱地变成了现代化农业田,抵抗风沙的泡桐树也变成了兰考人民的“摇钱树”,当地农民把泡桐加工成外观精美的琵琶、古筝、二胡、文琴等民族乐器后销售,走上了致富道路。
    兰考的转变依靠的是焦裕禄同志的兢兢业业和脚踏实地,更是兰考人民的齐心协力。在兰考工作期间,焦裕禄始终注重集中群众的智慧,始终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。他说:“别人嚼过的馍没有味道。”因此一到兰考他就开始实地调查,全县140多个大队基本都留下了他的足迹,在治理“三害”时,他尤其注重集中群众的智慧,深入到群众中去,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,从不盲干莽干,他相信群众的经验和方法,始终坚持依靠群众解决问题,为兰考带去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    当年的泡桐树已经开花结果,遍布兰考的街头田园,它开出了经济繁荣之花,结出了不畏艰难、迎难而上之果。它记录着焦裕禄带领兰考群众抵抗“三害”的过程,镌刻着兰考人民对焦裕禄书记的思念,承载着人们对于焦裕禄精神的传承,即始终相信群众,依靠群众,实事求是,清真廉洁。

 

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